卓越十年,学生说“卓越”(一)

作者:陈莉娜 编辑:江雨恬 杨岚 来源:永利集团yl6809官网 发布时间:2025-10-23 20:00:00

【按语】

教育部发布《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》《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.0的意见》后,学校于2014年开办基础教育语文教师卓越班,实施教学改革,探索高校与地方政府、中小学三位一体培养模式。二次选拔,小班机制,独立人才培养方案。培育学生教育情怀,提升学生教师执业技能,为基础教育,尤其是基层教育培养师资。

自卓越班创办以来,已有十年,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奔赴基层教育,涌现出一个又一个“未来大先生”。今天所呈现的陈莉娜老师等人,是卓越班毕业学生扎根基层教育中的“一个”,他们一个个,是实施基础教育语文卓越教师培养改革十年成果的缩影。

陈莉娜,卓越班首届学生,2017年6月毕业至今,在重庆市合川区久长街小学任教。长期担任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,现任重庆市合川区久长街小学教务处副主任。

获重庆市第十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小学组全能二等奖、主题班会活动二等奖;合川区"四心向党"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综合类一等奖等区级奖项9项、校级奖项3项。获重庆市第十四届、十五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三等奖、二等奖。

以实践为笔,绘教育初心

——致母校对外经贸学院的深情告白

梧桐叶叠着秋的褶皱,风里飘着十二年前炽烈的回忆。此时此刻,指尖似还触着2013年那份攥得发皱的录取通知书——那时从没想过,十二年后会以重庆合川久长街小学教师的身份,带着八年讲台温热在这里;更未料,如今扎根的三尺讲台,恰是母校搭建的实践教学基地。这份“母校为我搭台,我为母校传薪”的双向奔赴,让今日每句告白都热辣滚烫。

大学见习,“实践”是卓越实验班刻进骨血的密码。作为首届班长,我踩着“早实践、多实践、真实践”的阶梯成长。大二揣着沾满墨香的教案,走进新华小学、东津沱小学的课堂,新华小学老教师讲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》,粉笔沙沙声里,爱国情顺着板书横撇竖捺流进孩子眼里,也刻进我心里;东津沱小学孩子们的“老师好”撞进心房,让我攥紧发烫的课本,把热爱种进胸膛。

大三实习是淬炼成钢的实战,更有母校的“贴身护航”。学院配专属指导小组,导师逐字推敲我的教案:“提问要贴近孩子想法”“板书得有层次”。那次说课失利,我垂头丧气,导师陪我熬到深夜拆解问题,“每一次挫折,都是讲台对你最真实的邀请”。她带着我改方案、模拟课堂,这份精准指导让我在走出校园前,不仅练了技能,更学会在反思中成长。卓越班从不是困着我们在教室空谈,而是推着我们走进真实教育现场——这是母校最珍贵的毕业礼。

2017年,我带着“实践基因”入职久长街小学——这是我的“第二母校”。刚入职,副校长拉着我逐间教室听课,把“古诗讲成故事”“哄好闹情绪孩子”的妙招像传家宝般教我;学校搭建“成长擂台”,前辈手把手带我们躲避弯路。2022年参加班主任大赛,智囊团帮我逐句磨案例、模拟答辩、凌晨调PPT。全能一等奖的荣誉里,是久小的滋养,更有母校“实践”种子的绽放。

如今我深知,教育从不是独行,而是代代接力,母校“早见习、长实习、精指导”筑牢我根基,久长街小学“传帮带、共成长”帮我把理论变成课堂星光,师者“手把手教、心贴心带”托举我从师范生长成教育追光人。

亲爱的学弟学妹,实习时请珍藏这些瞬间:珍视听课专注——那是老教师拆半生经验的匠心;珍重备课纠结——那是你打磨知识的初心;珍藏导师批注——那是怕你走弯路的真心。这些平凡细节,会是你站讲台的底气。

而我,会带着母校期许、久长街小学信任,把感恩深情种进每堂课,让孩子在古诗里见山河、在作文里写真心。我懂,母校的爱从不是落幕,而是以“实践”为灯、“基地”为桥,让我们播撒光和热。从这里萌芽的教育理想,会在代代师者坚守中长成星河——我们是追光者,更要做传光人,让母校实践之魂、教育之爱永远热辣滚烫!

感谢母校,感谢师者,感恩卓越班际遇的美好!


图为陈莉娜老师老师比赛现场

图为陈莉娜老师讲课

图为陈莉娜老师获奖证书


【回望母校】

母校卓越班课程体系与丰富实践,如春风化雨,为我铺就了从容站上讲台的道路。尤其感恩老师们在教育情怀与师范技能上的倾囊相授,让我在教育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

【校友寄语】

选择教育,便是选择了一生的耕耘与守望。愿我们始终怀揣专业与热忱,既脚踏实地,夯实根基;也仰望星空,持续创新。用知识启迪智慧,以温暖守护童年,在孩子们的成长故事中,写下属于教师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