锚定新文科 深耕育人路 ——永利集团yl6809官网以“六维举措”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治理效能提升
【本网讯】永利集团yl6809官网紧扣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,立足“国学奠基、实践赋能、面向国际、追求卓越”的育人理念,以跨学科整合、产教融合、国际拓展、师资锤炼、治理优化与卓越引领为路径,系统推进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重构,全面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与学院治理效能提升,形成特色鲜明、融合创新的育人新格局。
一、强化跨学科,深化中文与数字融合
学院通过开展由院长牵头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大讨论,组织多场教师座谈、专家论证、走访调研及毕业生反馈会,广泛吸纳各方意见,坚持以学生为中心、以需求为导向、持续改进的原则,系统推进汉语言文学、汉语国际教育与新闻学三个专业的整合与优化,打破学科壁垒,推动课程内容跨专业互渗。


图为人才培养的教师座谈会、专家论证会等
学院打破学科界限,促进课程内容的跨专业渗透与数字化融合,进一步强化汉语言文学(校级一流专业)的内涵提质、汉语国际教育(校级特色专业)的特色培优,以及新闻学“文化+数智+传播”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,逐步形成重点突出、交叉融合的新文科育人体系。


图为学院领导率队到高校、用人单位调研
二、实践赋能教学,打通产教融合链路
学院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资源,近三年与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合川区委员会、重庆市巴南区珠江城初级中学校、重庆市武隆区白马中学校等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35个,为学生提供中小学语文教育、国内外汉语国际教育、新闻传播等真实实践场景。




图为学院与实习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
同时,积极搭建实践平台:每年选派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、志愿服务活动、全国中文国际教育大赛、川渝地区师范生技能比赛、大学生创创业大赛、新文科大赛等,展现过硬实践能力。



图为学院组织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
成果方面,“柠心聚力——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者”项目(创业组)斩获金奖及“最具商业价值奖”,实现我校在红旅创业赛道上的重要突破;“剪影千年”与“九州同文”项目(公益组)双双获得铜奖,展现出学院在非遗传承、国际中文教育等领域的多元探索与社会服务成效,是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。
三、立足国际视野,不断拓展合作空间
学院紧扣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以汉语国际教育为纽带,积极搭建跨国教育合作平台,拓宽国际交流渠道,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传播人才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。
2025年秋季学期,学院顺利举办泰国国际学生开班仪式,标志着与东南亚教育合作再结硕果,为中泰学生搭建起语言与文化交流桥梁。

图为2025年秋季学期国际学生(泰国)开班仪式
为帮助国际学生深度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,学院精心设计了系列文化体验课程,将传统技艺与文化内涵相结合,让学生在实践中领略中华魅力。

图为2025年秋季学期国际(泰国)学生文化体验课-剪纸
这些丰富的教学与体验活动,不仅提升了国际学生的汉语水平与文化素养,更增进了中外学生的相互理解与友谊,为学院进一步拓展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,持续扩大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。

图为2025年秋季学期国际(泰国)学生文化体验课-舞龙

图为2025年秋季学期国际(泰国)学生文化体验课-武术

图为2025年秋季学期国际(泰国)学生文化体验课-汉语课
四、锤炼教学本领,稳步提升育人水平
学院系统开展教学能力提升工程,通过夯实教学材料、分层磨课与竞赛检验三大举措,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育人水平。
(一)攻坚教学材料,夯实教学基础
各教研室以课程组为单位,聚焦课程思政与数字化融合,推进教学材料研讨优化,明确教学大纲、进度表、教案达标率100%,教案需提交3版以上修订稿。
(二)开展分层磨课,精进课堂技艺
推行“基础-提升-示范”三级磨课,形成《教学改进清单》同步实行“三色预警”:绿色达标,黄色整改,红色需再进行专项培训,确保课堂技艺持续精进。


图为教研室组织的磨课、研讨课现场
(三)以竞赛检验成效,彰显教学实绩。
学院通过组织院级数字示范课堂、课件及教案竞赛,搭建练兵舞台。


图为学院组织的数字示范课堂竞赛及颁奖现场
成效显著:推荐至学校的5位教师全部获奖(一等奖1名,二等奖4名);随机抽选的3位教师中,亦有2人分获一、三等奖,充分印证了教学锤炼的扎实成果。
五、锚定特色发展,持续锻造卓越品质
学院以语文卓越教师班为特色抓手,精准培育优质教育人才。通过系统化选拔与特色培养机制,持续推进语文卓越教师班建设。选拔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原则,符合条件的学生经自愿申请、辅导员初审后,进入遴选含初试、复试,小学组增设才艺展示,初中组加试笔试。


图为语文卓越教师班选拔面试、打分、手工艺品展示
经过严格考核与公示,2024级小学、初中语文卓越教师班顺利开班。开班仪式上,学院领导介绍卓越班培养方案,并为阅读指导老师颁发聘书。该班聚焦选拔专业扎实、热爱教育事业的学生,通过优质资源倾斜与特色课程设置,致力于培养未来语文教育领域的骨干力量。


图为2024级卓越班开班仪式
六、完善教学管理,提高教学治理效能
学院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,系统构建规范化、科学化的教学管理体系,通过制度完善、过程监控与闭环检查,持续提升治理效能。
一是完善制度体系,夯实管理基础。 学院结合学科实际,制定近三十项教学管理细则,覆盖课堂管理、材料审核与质量评估等关键环节,明确标准与路径,为规范管理提供制度保障。
二是构建立体监控,强化过程管理。 建立“教师督导+学生反馈”双层次线下机制,并依托“智慧督导”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统一监管。实行“楼层负责制”,通过“巡课—记录—反馈—优化”闭环流程,及时解决课堂问题,推动管理效能向教学质量转化。


图为线上、线下巡课
三是落实三段检查,形成质量闭环。 实施“开学—中期—期末”三段式教学检查机制,分阶段、有侧重地开展多维度评估,实现教学全周期可控可优化,为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奠定基础。




图为学院进行教学材料准备工作布置会、抽查、大检查
未来,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实施学科强基计划,推进专业迭代工程,构建师资卓越体系,打造智慧文传平台,深化国际协同行动拓展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学校的合作;改革教师评价机制, 推进学院治理现代化,建立“院—教研室—团队”三级责任体系,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;构建“校—地—企”协同育人共同体,推动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。
审核:陈寿琴
终审:段庸生 张雪峰

